压滤机在压榨阶段仍能持续进料的机制主要依赖于其结构设计、压力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以及进料泵的独特性能。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一、滤室结构设计特点
独立进料通道
压滤机的滤板和滤框边角设置有通孔,组装后形成贯穿整个滤室的密闭通道。这些通道在压榨阶段仍保持开放状态,使得悬浮液可通过独立管路持续进入滤室,与压榨压力系统互不干扰。
滤布与密封面的动态适应性
滤布在压紧状态下既作为过滤介质,又充当密封垫片。即使在压榨阶段的高压环境下,滤布仍能保持密封性,避免浆料泄漏,同时允许进料持续填充滤室。
二、进料泵的适应性调节
变流量-扬程特性
进料泵在初期以低扬程、大流量快速填充滤室;随着滤饼增厚阻力增大,自动切换至高扬程、低流量模式维持持续加压进料35。这种自适应特性确保在压榨阶段高压状态下仍能稳定输送物料。
耐高压设计
进料泵采用耐磨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如叶轮强化、密封增强),可在保压阶段承受高达0.6-1.5 MPa的系统压力而持续运行。
三、多系统协同控制
压力分区管理
压榨阶段通过隔膜滤板注入压缩空气或高压液体对滤饼进行挤压脱水,而进料系统通过独立管路维持一定背压,两者压力通过阀门隔离调节,避免相互干扰。
回流与压力缓冲机制
当进料压力超过设定阈值时,回流阀自动开启,将部分物料返回储罐,防止系统超压并维持进料连续性。
四、功能扩展设计(部分机型)
双向进料与压榨集成
部分隔膜压滤机采用分阶段操作:
填充阶段:悬浮液通过滤板中央孔道进入滤室。
压榨阶段:隔膜膨胀挤压滤饼,同时进料泵通过侧边通道继续补充物料,确保滤饼密实度均匀提升。